Search this site - 搜尋此網誌

2013年12月29日 星期日

恩典 + 真理 > 道成肉身

《恩典 + 真理 à 道成肉身》

有些人脫離基督信仰,並非出於誤會,卻是因為理解。這種人帶著自己的願望進入教會,努力不懈實現自己的願望,不料發現基督信仰的真面貌,就帶著憂愁、憤怒,或失望脫離。此言非虛!舉例來說,有些人認為上帝既是全能的,又是慈愛的,就必為信靠祂的人揮動魔術棒,移除生活中所有的痛苦,沒有留意到上帝應許與人同在,與人一起迎風破浪。他們經過恆切禱告,發現上帝沒有聽從自己的吩咐,便轉投神祇庇佑。又例如,有些人認為教會是地上的天堂,以為只有愛心沒有爭鬥,忽略教會聚集了義人和罪人,人人都要從愛和被愛之中成長。他們與弟兄姊妹齟齬不合,幾揮老拳,竟拒絕向神和人復和,另找心目中更好的教會。

今年五月,網路上流傳一段台灣微電影《拜耶穌的阿嬤》。據拍攝團隊說,影片改編自真人真事。片中,一位老奶奶踏破鐵鞋,費了好大的勁兒,終於買來西方食品--意大利薄餅,好供奉耶穌。她在耶穌的像前奉上食物,燒香敬拜,喃喃自語,一方面感謝耶穌使其兩個孫兒品行改善,另一方面祈求耶穌惠賜博彩號碼。供奉過後,她留意到耶穌的像幾乎衣不蔽體,擔心耶穌著涼,於是摘下圍巾,替耶穌穿衣……

在老奶奶的心目中,耶穌(一)能使人品行改變;(二)聽人的禱告;(三)是西方人的神;(四)需要以食物和燒香來供奉;(五)願意幫助人博彩得利(六)會受寒著涼。顯而易見,以上六項,只有頭兩項符合聖經的教導。我相信弟兄姊妹的信仰行為不至像老奶奶這般離譜。然而,這短片說明,單憑自己的方法去尋找上帝,所推敲出來的上帝,恐怕是偶像。難怪在那些沒有聖經和未曾聽聞耶穌基督名字的地方,宗教千奇百趣、光怪陸離。

這樣看來,如果沒有上帝的啟示,我們仍然活在黑暗之中,對上帝的事情一無所知。然而,我們感謝上帝的恩典!祂一直關懷世界,介入人類的歷史。末了,這位自有永有、無所不在的上帝,親自臨在我們這個世界的時間和空間之中,成為我們的一份子。祂藉著道成肉身,對世人說明祂是誰,戳破世人對上帝不洽當的假設,指示一條通向上帝和永生的路。正如《約翰福音》所說,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約一14

道成肉身出於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給予世人的禮物,因此我們稱耶穌基督為「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因為上帝的恩典,我們可以認識祂、談論祂、經歷祂。因為上帝的恩典,我們曉得人從哪裡來,人是誰,要往哪裡去。因為上帝的恩典,我們捨去驕傲,謙卑跟蹤祂的腳蹤。雖然耶穌基督已經復活升天,不再有形有體地住在我們中間,但聖靈受差遣住在我們的心裡,所以上帝仍然活在我們當中。況且自耶穌基督降臨,聖經就能被清晰地理解,因為舊約預言耶穌基督,新約則為耶穌基督作見證。當我們正確地理解聖經,就能與上帝的道相遇。

  佳節還沒有過去!在聖誕節期(每年1225日至翌年15日),我鼓勵各位思考道成肉身的意義,謙卑聆聽上帝的話語,像瑪利亞一樣存在心裡,反復思想,好讓上帝清除我們心目中不洽當的假設,使信仰更加健康和成熟。

2013年11月3日 星期日

迎接主再來

  教會年曆以耶穌基督一生的事件為綱。信徒按教會年曆的編排,藉崇拜、讀經和靈修,就可周而復此地默想基督的福音,與主偕行,靈命滋長。踏入十一月,教會年曆步入尾聲--榮耀的君王即將再來。

  對於末後的事與主再來,信徒可能有兩極的看法。我以下面的生活小故事說明:

  明天,學校派發考試成績表。小聰、小明在課室談論明天的事。
  小聰憂心忡忡,說:「如果沒有明天,那有多好?上星期老師派發已經批改的考試卷,我每科成績都退步。成績表出來以後,爸爸媽媽一定痛罵我不用功了。」
  小明則滿懷希望:「我則不然!爸爸媽媽早就答應,假如我成績進步的話,他們就會獎勵我。今次,我每科都有改善,我實在急不及待,真想明天快點到來!」

  面對相同的日子,人們有不同的反應。同理,面對主再來,有人恐懼戰兢,有人熱切期待。根據《阿摩司書》,先知阿摩司警告那些不義的人,切莫想望耶和華的日子,因為那日黑暗沒有光明(摩五18-20)。但在《詩篇》,自覺困苦窮乏的詩人,則熱切渴望上帝速速到來幫助他、搭救他(詩七十5)。如斯兩極的態度,乃源於以下必成的事:神要降臨審判生人和死人,信靠祂的人必得安慰,不信的人必被定罪。換言之,今生的生活影響將來的命途!

  面對主再來,我們不宜抱手等待,因為所有關於末世論的教導,都與今世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若曉得將來必成的事,今天就應未雨綢繆。就如聰明人為退休的生活籌算,愚拙人則今朝有酒今朝醉。問題是,我們應當如何預備自己,迎接主再來呢?根據《馬太福音》二十四至二十五章,耶穌基督談論末世的徵兆和主再來的突然性,然後說:「所以,你們要警醒,因為不知道你們的主是哪一天來到。」(太二十四42)接著以四個比喻闡釋,包括惡僕的比喻、十童女的比喻、按才受職的比喻,以及綿羊與山羊的比喻。前三個比喻都以奴僕為主題,談及家主/新郎在奴僕意想不到的時候回來。由此可見,基督(家主)在哪年哪月哪日回來,信徒(奴僕)不必知道,但信徒在今世應當以僕人的心態順服主的吩咐,忠心服事祂。從個人的層面,是指每日跟隨主腳蹤,作個行道的人;從群體的層面,是要落實彼此相愛,擴展基督的福音。

  「主說:『那麼,誰是那忠心又精明的管家,主人要派他管理自己的家僕,按時定量分糧給他們的呢?』」(路十二42.和合本修訂版)願我們好好運用神給我們的才幹和機會,成為忠心和精明的管家。主人來到,看見我們這樣做,我們就有福了(路十二43)。

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

大能的勇士

本年度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組織中,有一位年僅十六歲的巴基斯坦少女--馬拉拉。她是歷屆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中年齡最小的被提名者。去年,她被美國《時代》雜誌評為2012年度第二大風雲人物,僅次於奧巴馬。而本年10月10日,她獲頒歐洲最高人權榮譽的「薩哈羅夫人獎」。

馬拉拉是誰?

馬拉拉居於巴基斯坦的山區。她的居住地是該國有名的文化之鄉,出產醫生和科學家。據說,從那裡出去的人,口袋裡總是插著一枝筆。雖然巴基斯坦文化重男輕女,但是馬拉拉自小就接受教育。不過,自從極端穆斯林組織於2007年入侵和控制該地區後,女童就被禁止上學,理由是避免西化。馬拉拉不認為如此,於是她透過網路和媒體發聲,並且身體力行,繼續上學。十一歲時,她在巴基斯坦的新聞頻道講論接受教育權。十二歲時,她透過BBC博客談論她的學校生活和接受教育的困境。最終,馬拉拉的舉動吸引《紐約時報》為她拍攝紀錄片。

2012年10月,極端穆斯林組織被巴基斯坦軍方驅逐,但零星的成員活動無法遏止。10月9日,組織成員趁馬拉拉乘校車回家時登車開槍襲擊馬拉拉。子彈射入馬拉拉的頭顱,穿過頸項,停在背部,差點奪去她的性命。馬拉拉中槍後昏迷六天,經過巴基斯坦和英國兩地醫生的治理,歷三個月,前後約二十次的手術,終於傷癒。不過,她的臉部神經受損,從此眼睛無法完全緊閉,左眼有時不由自主地闔上,臉面不再對稱。馬拉拉中槍一週年,該組織向美國傳媒宣布,若有機會會再對付馬拉拉,這意味著馬拉拉隨時有機會被殺害。這事無阻馬拉拉繼續為女孩接受教育權發聲。十六歲生日那天,她在聯合國講台上向五百名政治領袖呼籲所有兒童都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

我欽佩馬拉拉。她在她力能所及之處發聲,並且忠於自己的信念,繼續上學。我不相信她從起初就想發起爭取兒童接受教育權的運動,因為她的行動大概只能影響身邊幾個人。我想,她也沒有料到自己竟然成為2012年度風雲人物,甚至向世界各國的領袖宣揚自己的信念!

近年來,香港人看起來特別關心社會公義,我身邊的基督徒朋友也不例外。這對我來說毫不意外,因為我們是道德的人,又活在不道德的社會。面對社會不公,甚至結構性的惡,我們似乎無力改變。這是否表示,我們只能坐著發牢騷,乾抱怨?不!上帝呼召我們去做基督徒,而做基督徒的意思,是要在不義的社會裡,活出上帝的義。這同時表明,基督徒是活出來的,不是單單說出來的。

基甸為了防備米甸人,在酒醡那裡打麥子。神的使者向他顯現,稱呼他「大能的勇士」,並宣告神與他同在。然而,基甸未能擺脫鬱悶。他說:「主阿,耶和華若與我們同在,我們何至遭遇這一切事呢……」(士六13)原來,過份關注現在,最終會失去未來!現實實在糟糕,但基甸不認為神呼召他去改變這糟糕的現實,更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去改變(士十六15)。同樣,我們的現實或許非常糟糕,但我們可能沒有察覺神可以使用我們去改變周圍的人與事,哪怕是身邊的家人、朋友、同事。

由於機遇,也拜功於傳媒,馬拉拉個人的信念引起國際人士的關注。馬拉拉的事蹟提醒我們兩件事:(一)抱怨現實,不如坐言起行。(二)空前偉大的運動,乃從小處做起。作為基督徒,我們應當在力能所及之處活出自己的身份--做一個基督徒,在一切的事上活出自己的使命--行上帝的義。具體來說,是在傷害之中饒恕,在自利之中慷慨,在彎曲之中正直,在憎恨之中博愛……我們大概沒有能力改變世界,而神也未必使用我們去改變整個世界,但神的義成為我們的義時,我們起碼可以改變身邊的幾個人。不要小覷自己的影響力。Be a Christian,Changes would Come。

2013年10月11日 星期五

誰說路德不關心?

最近與一朋友吃飯閒談。他對港事義憤填膺,慨嘆香港教會某幾位知名牧者說話荒謬無理,自暴其短,又說自宗教改革以來基督信仰只談個人得救,不談社會責任,對政治尤其冷感。我聽後緊縐眉頭,對他的無知感到非常不快--政治必須完全脫離宗教的想法,並非路德神學所主張的,那是文藝復興運動的產物!

路德作為宗教改革的先峰,他的「兩個國度論」成為一些人提倡政教完全分割的基礎。不過,正如Paul Althaus所說:「路德的教導後來被誤用,使人以為政府和政治不必受倫理的規範;這種發展並不是基於路德教義本身的觀點,我們實在不能歸咎於路德。」只要我們仔細研究,就可以發現路德非常關心政治,並且呼籲信徒關心。

兩個國度是指屬世的政治國和屬基督的屬靈國。兩個國度皆由上帝設立。前者在人類未墮落前已經有需要存在,屬於自然律(natural law)。路德認為,即使人犯罪墮落,屬世的國度沒有被擄。政治的國若以敬畏上帝的原則治理,固然最佳;若憑良心治理,則其賞善罰惡的功能,仍能有效地保護世界,使世界有秩序地運作下去。為使世界有序,政治的國有需要運用暴力,但只限於謀求廣大人民的福祉,例如對抗外敵入侵。屬靈的國是上帝藉耶穌基督的拯救而建立的國度。這國度由上帝藉耶穌基督在人的內心掌權,並且在教會中彰顯。這國度是和平,非暴力的。

兩個國度性質不同,彼此不應侵犯對方的領域。即政治的國不應強逼教會扭曲上帝的道,以迎合政治需要。屬靈的國也不可歪曲上帝的道,向政治的國獻媚。雖然兩個國度互不干涉,兩者卻緊密地相關。政治的國由上帝設立,上帝對於政治的國有其要求。如果政治國不按上帝的心意而行,為上帝的緣故,信徒可予以斥責,促其改變,以回復上帝設立政治的國的目的。如果政治的國逼害上帝的國,那麼那是上帝管教基督徒的工具。路德認為基督徒不應反抗,反而要為義受苦。

政治的國是上帝設立的,有自然律的支持,不論她是否承認上帝的威權,她仍有其神聖的角色和使命。政治的國與屬靈的國在空間而言必有重疊。二者互不侵犯,卻互相連結。故此,教會不應也不能離群索居,劃地為牢。對路德來說,教會最關心的,仍然是正確地宣講上帝的道。教會作為屬靈的國,一方面要擺脫政治的國的操控,讓教會成為教會,另一方面要禁止自己妄顧自身的神聖使命。

從以上可見,路德沒有摒棄世界,任其自然發展,自生自滅。路德其實十分關心政治。而兩個國度論是我關心政治的起步點。

2013年9月26日 星期四

《笑林廣記》.譏刺部.笑話一擔

秀才年將七十,忽生一子,因有年紀而生,即名年紀。未幾又生一子,似可讀書,命名學問。次年又生一子,笑曰:「如此老年,還要生兒,真笑話也。」因名曰笑話。
三人年長無事,俱命入山打柴。及歸,夫問曰:「三子之柴孰多?」
妻曰:「年紀有了一把,學問一些也無,笑話倒有一擔。」
(《笑林廣記》.譏刺部.笑話一擔)

2013年8月12日 星期一

論個體

如果路德喚起我對恩典的關注,那麼祁克果勾起我對個體的重視。

祁克果對於黑格爾人觀深感痛絕。黑格爾哲學是嚴密和封閉的思想系統,他不但消除神與人之間的距離,更消除人與人之間的差異。針對後者,祁克果認為黑格爾哲學所提出的「群體」淹沒個體,令活生生的人異化(alienation),因為「群體」沒有手腳、沒有生命、沒有靈魂,唯個體才有。「群體」概念衍生更嚴重的問題:令個體失去承擔力:

一個群眾──不是指這個或那個群眾,不是指現存或已消逝的一個群眾,也不是指卑賤的或尊貴的人,富人或窮人所集合的一個群眾,卻是指群眾的概念就是「非真理」,因為群眾既將個人變為一個組織中的分子,就使個人不負責任忘卻自悔,或至少是削弱了他的責任感。1

教會是一群以基督為首的蒙召聖徒,雖然一般信徒對於黑格爾哲學感到陌生,但是我們往往像黑格爾一樣有淹沒個體的危險。舉例來說,華人基督教宗派的影響力甚為突出。由於不同宗派的傳統,教會有意無意地模造弟兄姊妹的性格。於是,弟兄姊妹自覺或不自覺地迎合宗派的氣質,造成這個宗派的信徒充滿活力,那個宗派的信徒特別含蓄。這本無不妥。不過,假如含蓄的信徒在充滿活力的宗派裡被視為不合作份子,或者活躍的信徒在事事內斂的宗派裡被看為滋事份子,則委實叫人擔憂。我所憂慮的是,那些與教會整體氣質格格不入的弟兄姊妹,最終會被排除於教會以外,甚至被排除於基督大公聖會以外。

從牧養的層面,我有另一層次的憂盧。我懷疑為數不少的「弟兄姊妹」,自覺或不自覺地淹沒於周圍的群體。他們恆常出席團契、主日學、崇拜,看見旁邊的人信得堅固穩壯,就以為自己也信得堅固穩壯,誰知他們領受了上帝的教,卻在思想言行裡比不信者更加不濟。2

信主日深的人,應該知道合一與齊一的分別。我們有一主、一信、一洗、吃同一個餅、喝同一個杯、受同一本聖經模造,飲於同一位聖靈。雖然如此,上帝呼召我們成為合一的群體,卻沒有呼召我們成為齊一。甚至在恩賜的分配上,聖經明言反對我們齊一。故此,有些差異是上帝鼓勵存在的。

教會幫助人與上帝連結,但是上帝的道卻與單獨的人相遇。救恩並非批發的,卻是零售的;成長並非一致的,卻有超前與墮後的。教會為策略和經濟的好處,固然要留意信徒屬靈狀況的最大公因數,引導他們與神相遇,這種做法是洽當的。至於教會存在「不合作份子」與「滋事份子」,並不叫我擔憂,因為這表明教會仍能容納不同類型的個體。作為牧者,我不能忽略每一個單獨的個體都不可能與其他人完全一致,沒有任何一個個體可以單靠集體牧養而得到健康的發展。作為信徒,我不可以單單傳承別人的宗教經驗,卻忽略自己必須與上帝單獨相遇。作為信仰群體的一份子,我必須歌頌個體之間的差異,因為差異塑造我對別人的容忍力,好叫我捨己,也加添我的獨特性,好叫我愛己。

-------------------------
 1 祁克果:〈那單獨的個人〉,收氏著,章文新編,謝秉德譯:《祁克果的人生哲學》(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1990),頁49 。
 2 早期教會已經有洗禮前教育,以及洗禮前「問心事」。這一措施確定每一個人接受洗禮加入教會前都對信仰清晰,這就可避免偽基督徒的存在。

2013年7月22日 星期一

論談論神

「然而人未曾信他,怎能求他呢?未曾聽見他,怎能信他呢?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羅十14)

談論上帝,是傳道者的天職,卻是不能避免的焦慮。

上帝的道是上帝給與世人的恩典,叫信靠祂的人如夢初醒,脫離罪的轄制,開展新生。而耶穌基督本身--正如神學家巴特(Karl Barth)所強調的--就是上帝的道。不過,耶穌基督的道成肉身只有一次(once),並且一次就有效(once-for-all)。在祂以前的人,以及在祂後來的人,沒有親眼見過祂,只能透過言語和筆墨來體會祂。換言之,上帝使用人的言語和筆墨去承載祂的道。而傳道者的職事就是藉言語和筆墨將上帝的道傳達到別人的心中,好叫上帝的道與人相遇,使人有被上帝的道改變和更生的可能。這實際上就是教會的功能--正確地宣講上帝的道。

傳道者站台宣講,其內容若非上帝的道,則違背他神聖的職責,教會也失去神聖的使命。所有認真宣講的傳道者,自然有以下焦慮:我如何確保自己所宣講的是上帝的道?

所有對上帝有確切認識的人應當曉得,超越的上帝,其屬性不能單憑揣摩而得。有關上帝的確切認識,上帝的啟示是先決條件,然後才是人的理解。這必然帶來兩個問題:上帝的啟示是完整而全部嗎?人類的理解是完整和確切嗎?在〈論認識神〉,我已分析說明。至於我們能否確保自己所談論的上帝與我們所認識的上帝相符,則必須討論文字的道的性質[1]。

我們相信聖經是上帝的啟示,承載上帝的道,稱為文字的道。在我看來,文字的道本身沒有任何法力。它作為上帝的啟示,必須經過人的閱讀或聆聽,透過感通或分析,才可使人與上帝的道相遇[2]。 保羅說,信道由聽(ἀκούω)道而來,聽道由傳道而來(羅十17),但他同時說「只是人沒有都聽從(ὑπακούω)福音」(羅十16)。前者的「聽」是純粹耳朵傾聽,後者「聽從」則是「遵從」的意思。而「遵從」本身是一種先理解,後委身的行動。如此,才會出現「看是看見,卻不曉得;聽是聽見,卻不明白」的情況。若宣讀聖經有百分百的奇效,則整個猶太民族早就信主了。職是之故,文字的道必須加以解釋,向人闡明,才有意義。就如保羅勸勉提摩太「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提前二15),而非「按著正意宣讀真理的道」。

談論上帝,我們必須高舉聖經,否則我們缺乏踏實的立足點。上帝既用文字去承載祂的道,並強調祂的道是可以學習、遵行、離人甚近(申三十13-14),那麼上帝應以符合當時讀者的語言規範、邏輯條理、文化背景去啟示自己。故此,傳道者須在這些方面一一下工夫,好叫我們有能力貼近聖經想要啟示的意思。縱使傳道者宣講上帝的道有出錯的可能,但是我們不能在時有紕繆和錯漏百出之間劃上等號,否則我們就陷於知識懷疑論(epistemological skepticism),過份放大可能性(probablity),最終不能確立任何觀點。同理,所有教義都必須有多處和確鑿的經文作為支持,否則搖搖欲墜,不堪一擊。

談論上帝,是不可能的任務,卻因為上帝的恩典而成為可能。上帝將祂的道託付教會,這是上帝的恩典。因宣講上帝的道而產生的焦慮,是神聖的焦慮。傳道者理當謹守上帝所賜的職分,謹慎地將上帝的道傳開,因為我們受差乃是如此。

「若沒有奉差遣,怎能傳道呢?」(羅十15)



[1] 人的宗教經驗能否作為談論神的內容?可以!不過本文的討論旨趣,集中於文字的道,故從略。
[2] 我不否認上帝可向人直接啟示自己。不過這個課題超出本文討論範圍,在此不贅。

2013年7月14日 星期日

上帝離開他,他竟不知道(士十六20)

  2005年,我於基督教機構事奉,協助舉行研討會。會中,一位講員以參孫的經歷為例,說明基督徒(尤其是全職事奉上帝的人)可能會出現的危機,其言銘刻於心,儼如暮鼓晨鐘,餘響至今猶存。

  參孫自出生起就歸上帝為聖作拿細耳人(士十三 5 ),而拿細耳人的記號是不吃喝葡萄及其製物,不靠近死屍,不用剃頭刀剃頭(民六1-8)。參孫有超乎尋常的力氣(士十四 6),非凡的智慧(士十四 14),詩人的才華(士十四 14),更有上帝的靈感動(士十三 25,十四6 、19,十五 14),甚至有神蹟伴隨著他(士十五 18-19)。可以說,他是個文經武緯、智勇兼備、事奉奏效的支派領袖。不過,他超人的力氣在他頭髮被剃後頓然全失。《士師記》十六章20節說:「……參孫從睡中醒來,心裡說我要像前幾次出去活動身體,他卻不知道耶和華已經離開他了。」結果,參孫被敵人擄去,被剜去眼睛,被強迫推磨,最後與敵人同歸於盡。

  值得留意的是,經文說耶和華離開參孫,卻沒有說耶和華的靈離開他。耶和華在甚麼時候離開參孫呢?經文保留懸疑性,我們無從稽考。但可以肯定的是,參孫從起初就藐視上帝所賜的身分。他觸犯禁令,接觸死獅,但仍受耶和華的靈感動,先戰勝三十人(士十四19),後戰勝一千人(士十五16)。他沒有自省過來,反親近妓女,被剃掉頭髮,雖經歷慘痛的失敗,卻在死前一刻也沒有表露悔改之意。即使臨終前的祈禱,也只是為自己的名譽而祈求,而非悔罪(士十六28)!

  在舊約聖經,上帝的靈感動一個人,可以指那人獲得從上帝而來的能力,說出上帝要他說的話語,或行出上帝要他做的行動(如:出三十一3),通常與敬畏上帝的人相關,但並非必然。參孫的生平證明,一個人的事奉果效與其基督徒品格不一定掛鉤。事奉果效美好,不代表那人蒙上帝悅納。故此,每一位信徒都要經常檢視自己有甚麼惡行沒有。要當下悔改,不要等到上帝的責罰來到,否則可能追悔莫及。

  作為初出茅廬的傳道者,我畢生以參孫的經歷為誡,目標是在人生結束時「終結得好」(finishing well)。《傳道書》七章8節說:「事情的終局,強如事情的起頭;存心忍耐的,勝過居心驕傲的。」我祈求在上帝面前成為又忠心又良善的僕人。懇請各位主內弟兄姊妹督責和監察。

2013年7月12日 星期五

我看《少年Pi的奇幻飄流》--沉迷第八藝術第五回

《少年Pi的奇幻飄流》改編自加拿大哲學家兼作家揚.馬特爾(Yann Martel,1963~)於2001年發表的同名小說,導演是李安。

優秀的作家將腦海中的人物用筆墨寫下來之時,必定加以篩選,因為花一墨多寫一些就是冗贅,令讀者偏離作者預設的思路;動一刀誤刪一點就是魯莽,叫讀者未能從文字裡充份看得出作者的心思。故此,從小說人物的直接描述和間接描述,我們可以推敲作者想要表達甚麼思想。在看起來冗贅的地方猜測,我們可以了解作者悉心鋪設怎樣的思路;在看起來遺漏的部份思索,我們可以估計該項可能並非小說的重點。然而,以上都假設那人是個有編輯意識,而且付諸實行的作家。

《少年Pi的奇幻飄流》的主角設定,是一位稱為Piscine Molitor的男人,簡稱為Pi。這人自小對宗教興趣狂熱,甚至混合印度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為何主角要被稱為Pi,不叫其他名字?那是因為作者要探討宗教問題--Pi是個無理數(irrational number),而宗教常被稱為非理性的(irrational)。作者唸哲學出身,他可能藉小說表達他對宗教的見解。

宗教混合主義是揉合各種宗教和宗教文化,然後創造一個新的宗教出來。印度教接受成千上萬的神祇,然而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是一神信仰,與印度教有絕對不能調和的地方。Pi同時相信三個宗教,其實只是各取所需,創造一個自以為合理的新宗教。如此來看,Pi所相信的宗教是以人本主義的宗教。

《少年Pi的奇幻飄流》的結尾是這樣的:兩個日本官方人員詢問Pi船難的事,Pi說出他與老虎共存的經歷,但他們不肯接受。於是他改說另一個版本--鬣狗實際上是同船的廚師、斑馬是船員、猩猩是Pi的母親、老虎就是Pi自己。廚師殺害了斷了一條腿的船員和Pi的母親,然後用他們的身體當作釣魚的餌,Pi出於忿怒和自衛而殺害了兇手。在電影版,Pi 詢問他的朋友接受哪一個版本。他的朋友選擇有老虎的版本,然後Pi說了一句話:「信神也是如此」。

到底Pi真的與孟加拉虎共處227天?還是孟加虎就是Pi本人?這是不少讀過小說或看過電影的人所發出的疑問。在我看來,兩個論述皆為正確。Pi 為了保護自己的生命而奪去別人的生命,令他產生倫理上的困擾,逼使他透過宗教尋求救贖。船上過百天的日子就是良知的我(Pi)與邪惡的我(老虎)角力的日子。邪惡的我並非一無是處。電影接近結束時,Pi承認,若沒有老虎,他就失去生存下去的動力。但當老虎揚長而去之後,Pi卻為老虎而婉惜。

宗教到底有何作用?電影中,接受和不接受宗教的人,對於相同的事物會有兩極的理解。在揚.馬特爾看來,宗教的追尋可逼使人向前邁進,也可解決倫理困擾,並且產生自我詮釋和封閉的宇宙觀。不過,以上都是從功能而言的。幾乎每個宗教都有上述功能。如此,我作為一個基督徒,基督教對我而言有何獨特之處?

我們絕大部分人尋覓上帝,包括筆者在內,起初是為了自己的好處。例如:回復健康、豁免災禍、消除罪疚、安撫心靈。然而我們真實認識上帝的啟示後,便能發現啟示本身是恩典,甚至啟示盛載恩典,並且帶領我們進入更多的恩典[註]。藉著啟示,我們曉得從創造到如今,我們所宣信的上帝不斷介入時空,甚至親自闖入時空,將來還要更新時空。若無上帝的恩典,我們對上帝不明所以,也無從領受,遑論按上帝的心意而活。可以說,基督教是恩典的宗教。由於上帝恩典的啟示,我們得到規範性的(normative)指引,讓我們邁進正確的方向、作恰當的倫理選擇,理解宇宙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總言之,Pi是一個相信有神的人,在尋求神的過程之中得到解脫。他的信仰是私人的,是以自己為本的。基督徒則是相信上帝的人,因上帝的主動工作而得到解脫,並按著上帝持續的恩典活到永恆。我們的信仰是受上帝指引的,是以上帝為本的。



[註]:也可這樣表達--我們真實認識上帝的啟示後,便能發現啟示本身是上帝賜給世人的禮物,內含上帝賜給世人的禮物,並且帶領我們在將來領受更多從上帝而來的禮物。

2013年7月8日 星期一

「勝利」作為贖罪論的比喻

書目:Gunton, Colin E.. The Actuality of Atonement: a study of metaphor, rationality and the christian tradition. Edinburgh: T&T Clark, 1994.

奧連(Gustav Aulen)在《勝利的基督》(Christus Victor)指出,經典的贖罪論(classic theory of atonement)視基督的十字架為一種勝利。這種「勝利」到底是甚麼意思?根頓認為,聖經中有關魔鬼的語言,表達出倫理的人受他們無法駕馭的力量所轄制 [p.73]。而這種力量無須是一種實在(reality),因為所謂被魔鬼轄制,其實是指人在救恩的事上無能為力 [p.70]。

惡在上帝面前從沒放肆的餘地。基督的道成肉身、死亡和復活除去引致破懷的力量,成就復和[p.55]。「勝利」並非軍事用語,不是指勝過某個對象。它是指我們心意行為因祂而改變一新,重建合乎上帝心意的秩序。而新天新地的建立就是上帝心意得以成就的高峰。[p. 78-82.]

Conclusion:惡並非實在。「基督勝過惡」不能按字面理解,就如「我勝過憂慮」、「他勝過失望」一樣。基督勝過撒但嗎?是的!不過,在奧連和根頓看來,撒但的角色不甚吃重,牠的勢不甚強大。基督勝過撒但,但不只勝過撒但,卻勝過世界。基督的勝利是指一切天上地下、有形無形、實在和非實在,都服在祂的腳下,歸回祂的旨意和秩序。按人的處境而言,上帝的勝利是指人順服上帝的權柄,回歸上帝的心意而活。

Reflections 1:我們宣告「主已得勝」,到底是甚麼意思?信徒對於上帝的勝利往往視之為脫離苦難、不遭攔阻、永遠平安。這種說法,恐怕不自覺地在「撒但」和「不幸」之間劃上等號。靠著基督勝過人生的不幸,是指在不幸面前,按著上帝的心意而活--在苦難裡面因敬畏而忍耐,在攔阻面前按律法前行,在不安之中憑信心面對。
Reflections 2:魔鬼的角色在我們的信仰有何地位?我們往往以為上帝與魔鬼開戰,互不相讓,各自爭奪靈魂。如果我們接受奧古斯丁:「惡只是善的虧損」,那麼基督的工作就是使惡的人回復善。如此,魔鬼的角色可有可無。在聖經裡面,魔鬼從來都靠邊站,沒有地位可言。基督的得勝是指全宇宙同歸於祂。信仰基督的人,不應懼怕魔鬼和屬牠的勢力,那能殺身體和靈魂的,才要怕祂。

2013年6月29日 星期六

研究贖罪論比喻的要點

書目:Gunton, Colin E.. The Actuality of Atonement: a study of metaphor, rationality and the christian tradition. Edinburgh: T&T Clark, 1994.

研究基督教贖罪論的比喻(戰場、祭壇、法庭),有四項要點。第一,要了解聖經如何使用比喻。第二,比喻所表達的意義必須以基督的降生、捨身和復活為框架。第三,必須考慮聖經的時代處境。第四,且是最重要的,比喻盛載神學,並且賦與主體和喻體新的意義,超越語言所指涉的基礎意思。(p. 48-52)

2013年5月19日 星期日

《拜耶穌的阿嬤》信仰反省

Reflections 1:如果沒有上帝的啟示,我們所理解的上帝,恐怕是個偶像化的上帝。


Reflections 2:信主的年輕弟兄姊妹一般來說的確較孝順、踏實、勤奮,這呼應〈教會中產化頌〉。


Reflections 3:最近修讀《使徒行傳》課堂。短片呼應路加的觀點,表明基督徒的信仰和行為對未信者而言是莫名其妙的。多神論者若誤解基督教和上帝,基督徒理應澄清。


Reflections 4:福音內涵包括宣告人有罪,靠主可得贖的好消息。對未信者而言,這是陌生和外來的觀念。單憑生活見證,我們只能讓未信者看到福音的影響力,卻看不見福音的內蘊。基督的確可以改變人的生命,但偶像也可以。是故,傳福音不宜單靠生活見證。



2013年5月10日 星期五

違抗政府?

路德認為第一誡是十誡中最重要的誡命,其餘誡命的重要性則由大至小排列。他擴張十誡的意義,認為第一誡禁止人敬拜一切有形無形的偶像(包括名利);第四誡叫我們尊敬地上的領袖,包括父母、老師、牧者、雇主和政府。如果孝敬父母和在位者使人違背對神的信心、敬拜或神的道,則基督徒不應盲從。

「哪裡正確地宣講神的道,哪裡就是教會。」潘霍華認為政府若令教會不能正確地宣講神的道,便會對弟兄姊妹有害。為弟兄姊妹的緣故,教會有責任改變這種現實。

2013年3月25日 星期一

釋經是為宣講,神學是為牧養

風箏不斷線
吳冠中(1919~2010),當代著名畫家。他擅長以國畫技法,加上抽象派的意念,繪畫山水、屋宇、動物甚至點線。以名作「雙燕」為例,他結合國畫元素,採用大量留白,運用簡單線條,勾勒江南大宅。寥寥幾筆,一張板凳揭示寧謐憩靜;輕輕一描,一對飛燕為全畫增添生氣。吳冠中總結作畫的理念,說:「我意識到自己有這樣的意向,後來歸納為風箏不斷線。風箏,指作品,作品無靈氣,像紮了只放不上天空的廢物。風箏放得愈高愈有意思,但不能斷線,這線,指千里姻緣一線牽之線,線的另一端聯繫的是啟發作品靈感的母體,亦即人民大眾之情意。」

2010年,我剛剛進入神學院接受全時間裝備。同年,香港藝術館舉行吳冠中畫展。我的畫家朋友極力推薦,可惜我無暇觀賞,但從他口中得知吳冠中的作畫理念。於是,我扭轉思維,以「風箏不斷線」為讀神學的目標──神學有如風箏,愈靠近天堂愈有意思,但不能斷線,這線是使高不可攀的學問與地上的凡人連結之線。我願成為那線,叫信徒更深入認識基督,使人更加堅定地愛祂、服事祂。




釋經是為宣講,神學是為牧養
在神學院接受裝備不久,我迅即發現風箏之線不是我,是主。啟示之主透過祂自己向人啟示祂自己,所以從啟示的神學來看,我的角色甚微。與此同時,我亦發現恩主使用人的言語與人的筆墨去承載真理。我一方面用言語筆墨去宣揚神的道,另一方面也從弟兄姊妹的言語筆墨領受神的道。無論是我所宣揚的,抑或我所領受的,沒有一樣是出於自己的。這大大塑造我的信仰態度。真正認識上帝的人,不能不謙卑!

沒有一項釋經不能作為默想,沒有一件神學不能塑造生命。「釋經是為宣講,神學是為牧養」是我現今的信念。傳道者的恩賜和職分是以神的話語去建立人的生命。我們所領受的恩典,是充充足足,豐豐滿滿,白白而得的恩典。唯願天上的主藉我賜恩福,使人同得上帝傾注給世人之恩。

2013年2月1日 星期五

滿滿的出去,空空的回來?(得一1~22)

對象:成年人(已信者)
時間:一小時半左右


死亡和缺乏的威脅(得一122

1.        死亡的威脅(得一16
1 士師秉政的時候[註一]、國中遭遇饑荒、在猶大伯利恆有一個人帶著妻子和兩個兒子往摩押地去寄居.
2 這人名叫以利米勒、他的妻名叫拿俄米、他兩個兒子、一個名叫瑪倫、一個名叫基連[註二]、都是猶大伯利恆的以法他人[註三]、他們到了摩押地就住在那裡。
3 後來拿俄米的丈夫以利米勒死了、剩下婦人和他兩個兒子。
4 這兩個兒子娶了摩押女子為妻、一個名叫俄珥巴、一個名叫路得、在那裡住了約有十年。
5 瑪倫和基連二人也死了、剩下拿俄米沒有丈夫、也沒有兒子。
6 他就與兩個兒婦起身要從摩押地歸回、因為他在摩押地、聽見耶和華眷顧自己的百姓、賜糧食與他們。

l          [註一]:士師秉政的時候,即是公元前1390年至前1043年掃羅出現的時間,約有三百年(參士十一26)。時間在中國人的商朝(主前1600~主前1050

l          [註二]:「以利米勒」的意思是「上帝是王」,「瑪倫」可能解「衰弱」,「基連」可能解「滅亡」,「拿俄米」的意思則是「甜蜜」、「美好」。《路得記》會否像本仁.約翰(John Buyun)的小說《天路歷程》一樣,將抽象的東西擬人化?例如:「恩慈又問:『沒有人跟隨你,勸你回家嗎?』基督徒回答說:『有,善變和固執追趕我了我一段路。固執見我心意堅定,就回去了;而善變因為和我一起掉進憂鬱潭,就氣餒了,不願再冒險前進,也捨我而去了。」其實,我們毋須過度忖測這些名字背後有甚麼屬靈意義,因為這些名字以及類似的名字常見於公元前1400年代的文獻。參Fredric W. Bush, Ruth, Esther,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9, (Dallas: Word, Incorporated, 1998), 63-64況且《路得記》所使用的歷史和文化資料,如叔娶寡嫂、脫鞋習俗,以及大衛的家譜等,都表明它的敘事內容取自歷史資料,不大可能是虛構的小說。

l          [註三]「猶大伯利恆的以法他」,表明它有別於西布倫的伯利恆(書十九15

1.1.       根據第1節,為何以利米勒移居外地(摩押地)?他打算永久移民嗎?他的決定是否明智?


1.2.       以利米勒死後,他的兩個兒子娶了摩押女子為妻。他們的做法是否合宜?


1.3.       根據第1節,以利米勒的家庭起初面臨甚麼危機?根據第5節,這個危機得以解決,還是變得更加嚴峻?


1.4.       你曾出現健康、經濟、家庭或其他危機嗎?當時你用甚麼方法去處理?而這危機能得以解決,還是變得更加複雜?


2.        缺乏的威脅(一722
7 於是他和兩個兒婦起行離開所住的地方、要回猶大地去。
8 拿俄米對兩個兒婦說、你們各人回娘家去罷、願耶和華恩待你們、像你們恩待已死的人與我一樣.
9 願耶和華使你們各在新夫家中得平安.於是拿俄米與他們親嘴、他們就放聲而哭、
10 說、不然、我們必與你一同回你本國去。
11 拿俄米說、我女兒們哪、回去罷、為何要跟我去呢、我還能生子作你們的丈夫麼.
12 我女兒們哪、回去罷、我年紀老邁、不能再有丈夫、即或說、我還有指望、今夜有丈夫可以生子.
13 你們豈能等著他們長大呢、你們豈能等著他們不嫁別人呢.我女兒們哪、不要這樣、我為你們的緣故、甚是愁苦、因為耶和華伸手攻擊我。
14 兩個兒婦又放聲而哭、俄珥巴與婆婆親嘴而別、只是路得捨不得拿俄米。
15 拿俄米說、看哪、你嫂子已經回他本國、和他所拜的神那裡去了、你也跟著你嫂子回去罷。
16 路得說、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隨你、你往那裡去、我也往那裡去.你在哪裡住宿、我也在那裡住宿.你的國就是我的國、你的 神就是我的 神[註四]
17 你在那裡死、我也在那裡死、也葬在那裡.除非死能使你我相離、不然、願耶和華重重地降罰與我[註五]
18 拿俄米見路得定意要跟隨自己去、就不再勸他了。
19 於是二人同行、來到伯利恆[註六]、他們到了伯利恆、合城的人就都驚訝[註七]、婦女們說、這是拿俄米麼。
20 拿俄米對他們說、不要叫我拿俄米、〔拿俄米就是甜的意思〕要叫我瑪拉、〔瑪拉就是苦的意思〕因為全能者使我受了大苦。
21 我滿滿的出去、耶和華使我空空的回來、耶和華降禍與我、全能者使我受苦、既是這樣、你們為何還叫我拿俄米呢。
22 拿俄米和他兒婦摩押女子路得、從摩押地回來到伯利恆、正是動手割大麥的時候[註八]


l          [註四]「你的國就是我的國,你的神就是我的神」意味著路得的決定是社會性和宗教性的。前者表示路得由摩押人改變成為以色列人,後者表示路得改宗以耶和華為神。

l          [註五]古代巴勒斯坦的人採用家族墳墓。屍首在墓穴裡腐化後,骸骨便放到墓穴裡面的一個儲藏室。如果死者在遠方逝世,則可將他埋在當地,數月後將骸骨收集,搬回家族墳墓裡儲藏。因此,路得說:「你在那裡死、我也在那裡死、也葬在那裡,除非死能使你我相離」,意思就是歸入拿俄米的家族裡。「不然,願耶和華重重地降罰與我」

l          [註六]經文沒有記載摩押至伯利恆的路程,但其實這個路程應該十分艱苦。他們要離開摩押山地向北行,沿死海邊緣走,一直下行到水平面以下1290呎的約旦河谷,經過約旦河,然後攀上崎嶇的沙漠地帶,登上水平面以上2300呎的伯利恆。參晏保羅(Paul P. Enns)著,林貴珍譯:《路得記》,天道研經導讀,(香港:天道,2003),頁18

l          [註七]「驚訝」(原文:הם)在舊約聖經只出現六次,分別譯為「擾亂」(申七23)、「震動」(撒上四5,王上一45)、「唉哼」(詩五十五2)、「大大喧嘩」(彌二12)。因此「合城的人都驚訝」應拿俄米和路得的回歸造成合城的人騷動。而「合城的人都驚訝」可能只是誇張修辭法,是為了表達這股騷動非常廣泛。

l          [註八]以色列在猶太曆法以珥月收割大麥,相當於新曆四至九月。經文說「正是動手割大麥的時候」,表明伯利恆的農耕地回復正常,饑荒已經結束。



2.1.       根據第67節,拿俄米和兩個媳婦因為甚麼緣故從摩押地歸回?


2.2.       完成以下四點,你認為拿俄米腦海中的耶和華是怎樣的神?

n          拿俄米聽見耶和華_______自己的百姓(一6

n          拿俄米認為耶和華_______已死的人(一8

n          拿俄米祝願耶和華_______兩位兒婦(一910

n          拿俄米認為耶和華_______他(一13


2.3.       根據第1113節,拿俄米提出三種不可能:(一)他沒有丈夫,不可能再生子;(二)他已經年老,不可能再有丈夫;(三)即使有丈夫可以給兒婦作丈夫,兒婦不可能等他們長大。以上三個可能性是否合理?


2.4.       承上題,俄珥巴和路得,哪個的抉擇較明智?


2.5.       拿俄米為何要更改自己的名字?這表達了他怎樣的情緒?


2.6.       細看第21節,完成以下三點,拿俄米認為上帝促成甚麼事情發生?事實是否真的如此?

n          我_______,耶和華使我______  (對/錯/不肯定)

n          耶和華降_____與我           (對/錯/不肯定)

n          全能者使我_________        (對/錯/不肯定)


3.        討論
3.1.       我們常常都會計劃人生,例如為退休生活積蓄金錢,為父母購買人壽保險,為兒女安排升學路線等。這是合理不過的事,因為聖經也鼓勵我們計劃未來:「不先商議,所謀無效。謀士眾多,所謀乃成」(箴十五22),然而「馬是為打仗之日預備的,得勝乃在乎耶和華」(箴二十一31),在多變的歲月裡,我們會否抓錯了可倚靠的對象?

為了生計,以利米勒舉家移居摩押,俄珥巴返回娘家,拿俄米返回伯利恆。路得卻做了最「不智」的決定──放棄自己的民族身分和信仰,離鄉別井,加入以色列群體和投靠耶和華,結果一直蒙神保守,最終成為蒙福的人。這對我們有何提醒?

3.2.       拿俄米經歷許多痛苦。他將苦難歸咎於上帝(得一132021),卻忘了他出去的時候經歷饑荒,回來的時候有忠誠的路得相伴,也似乎不曉得上帝沒有撇下他使他沒有至近的親屬(得四14)。

拿俄米的經歷可能與我們的經驗相似。我們遇見苦難時,會被憂傷、憤怒蓋過理智,也可能看不見任何曙光。我們甚至可能像拿俄米一樣怪責上帝,但拿俄米仍有一項美德,就是面對困難時,沒有咒詛上帝,也沒有棄掉上帝!「堅持到底,必有嘢睇」會否也是你的寫照?

4.        功課
4.1.       閱讀《申命記》二十四章19-22節:「 你在田間收割莊稼、若忘下一捆、不可回去再取、要留給寄居的、與孤兒寡婦、這樣、耶和華你 神必在你手裡所辦的一切事上、賜福與你。你打橄欖樹、枝上剩下的不可再打、要留給寄居的、與孤兒寡婦。你摘葡萄園的葡萄、所剩下的不可再摘、要留給寄居的、與孤兒寡婦。你也要記念你在埃及地作過奴僕、所以我吩咐你這樣行。」然後閱讀《路得記》第二章,你認為波阿斯對路得的恩慈是基於盡律法的義,還是真的以恩慈待人?

《路得記》系列查經資料


對象:成年人(已信者)



1.          《路得記》簡介
  士師時期(得一1),以利米勒和家人因為饑荒而離開伯利恆到摩押地居住。可惜的是,他們在摩押還是沒有脫離滅絕的危機,因為所有的男丁都死了,只餘年老的拿俄米和他兩個媳婦俄珥巴及路得。拿俄米決定返回故鄉,遂囑咐媳婦回娘家再嫁(得一8111315),俄珥巴在第二次吩咐後便走了,但路得堅持與拿俄米同去,甚至願意改變民族身分和所敬拜的神(得一16),這突顯路得的忠誠和決心。我們無法得知饑荒的原因,也不曉得為何所有男丁都在摩押地亡殁。不過從拿俄米的評論:「耶和華伸手攻擊我」(得一13)、「全能者使我受了大苦」(得一20)、「我滿滿的出去,耶和華使我空空的回來,耶和華降禍與我,全能者使我受苦」(得一21),我們可以清楚看到,拿俄米將他的苦難歸咎於上帝。讀者不禁問,既然耶和華眷顧住在以色列的百姓(得一6),那麼祂會否眷顧拿俄米?拿俄米祈願耶和華恩待他的媳婦,像這些媳婦恩待亡夫和婆婆(得一12),是否意味了人對人的恩惠比神對人的恩惠還要豐富?

  接下來的記述,我們可以發現上帝的確眷顧他們。他們來到伯利恆,正是動手割大麥的時候(得一22),表明饑荒已經結束。第二方面,路得恰巧來到前夫親屬波阿斯的田裡拾取麥穗(得二3),而波阿斯願意用他的能力保護路得,甚至提供超出合理的待遇(得二816)。在第二章,我們可以從監管收割的僕人的角度,看到路得是個有禮和勤勞的婦人(得二67);而從波阿斯對路得說的話,我們可以看到波阿斯是個敬畏神,敬佩路得,為人設想,仁慈體貼的人(得二812)。此後,路得將自己的經歷告訴拿俄米,這時,我們才曉得波阿斯「是一個有買贖權的至近的親屬」(得二20,原文有「有買贖權的」,和合本沒有翻出來)。拿俄米吩咐路得專心在波阿斯的田裡拾麥穗(得二22)。然而,我們在這裡看不出拿俄米內心是否正在盤算甚麼,也看不見波阿斯會否盡上至近親屬的責任。

  大麥和小麥都收割完了(得二23),換言之,七個星期已經過去(申十六912)。路得再不能拾麥穗。這時,拿俄米希望為路得找個安身之處(得三1),於是吩咐路得在波阿斯睡覺時躺在他腳邊(得三15)。路得聽從拿俄米的吩咐,並且請求波阿斯盡親屬的本份(得二69)。波阿斯敬佩路得舉動,願意成為買贖近親,只是另有一位比他更有買贖優先權的人(得三12)。他承諾那人若不買贖,他必買贖(得三13),然後仍以恩慈對待路得,打發他回拿俄米那裡(得三1315)。路得將自己的經歷告訴拿俄米,拿俄米聲言波阿斯必定做點事情。

  波阿斯在眾長老面前與那至近的親屬商討贖回以利米勒的地,以及盡「叔娶寡嫂」的婚姻條例(Levirate marriage),那人不肯,波阿斯就承擔責任(得四112)。於是波阿斯娶路得為妻,並且生子。事情進入大團圓結局,婦女們都對拿俄米說,有了路得比有七個兒子更好(得四15)。而拿俄米作了那孩子的養母,甚至人們都說拿俄米得兒子了(得四1617),這回應了拿俄米年紀老邁不能生子的怨言(得一11)!

  《路得記》最後的部份,是全書的附錄,表明波阿斯和路得是大衛的祖先。


2.          分段[註]
甲、引言:死亡和缺乏的威脅(一122
                   i.                死亡的威脅:一個猶大家庭瀕臨滅絕。男丁皆殁,只餘女性(一16
                  ii.                空空的回來:拿俄米和他的媳婦路得一無所有地歸回伯利恆(一722
乙、路得在禾場遇見波阿斯(二123
                   i.                路得恰巧來到親屬波阿斯的禾場收集麥穗……………………(二1 3
                  ii.                路得與波阿斯在禾場相遇,波阿斯顯出慷慨…………………(二417上)
                 iii.                路得的報告與拿俄米的分析。波阿斯是至近的親屬,拿俄米囑咐路得專心在他的禾場拾穗……………………………………………………(一17下~23
丙、拿俄米為路得找「歸宿」(三118
                   i.                拿俄米向路得透露他的計劃……………………………………(三15
                  ii.                路得照拿俄米的吩咐所行,波阿斯願盡親屬的本份…………(三615
                 iii.                路得的報告與拿俄米的分析。拿俄米囑咐路得等候…………(三1618
丁、結尾:生命和豐盛(四122
                   i.                波阿斯承擔贖回拿俄米和路得的責任…………………………(四112
                   ii.                波阿斯娶路得為妻並生子。拿俄米得生命和豐盛……………(四1317
                  iii.                後記:家族的延伸:大衛的家譜………………………………(四1822


3.          功課
甲、閱讀《路得記》第一章,你認為以利米勒舉家到摩押地寄居、拿俄米歸回伯利恆居住、俄珥巴返回娘家再嫁、路得跟隨拿俄米到伯利恆定居,哪個人的決定最明智,哪個人的決定最不智?



[註]分段乃修自:Fredric W. Bush, Ruth, Esther,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9 (Dallas: Word, Incorporated, 1998),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