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site - 搜尋此網誌

2015年6月6日 星期六

活出群體的見證(腓2:12-30)

活出群體的見證(腓2:12-30

1.       上文:活出群體的美好(腓2:1-11
1.1.      基督拯救我們,將我們安放在信仰群體之中。信徒領受神各樣的恩惠之後,要共同分享,切忌結黨、貪圖虛浮的榮耀,以及只顧自己的事;相反,要存心謙卑,看別人比自己強,以及顧別人的事(腓2:1-4)。為了活出群體的美好,每一位信徒都要效法基督(腓2:5-11)。

2.       保羅的稱讚和吩咐(2:12-13
2.1.      保羅稱讚腓立比信徒向來都是順服的。他進而要求他們「做成你們得救的工夫」(和修完成你們自己得救的事;NIVto work out your salvation),表明順服是持續到底的信仰生活。根據第12節,保羅要求腓立比信徒在什麼場合、存什麼心態活出信仰?

2.1.1. 保羅勸勉眾信徒,無論保羅是否在他們那裡,也要活出信仰。你在群體之中活出信仰時,能否在教會內外、人前人後、態度行為,都表裡如一?

2.1.2. 為什麼保羅勸勉眾信徒,要存「恐懼戰兢」的態度活出信仰?[1] 你的信仰生活是否存著相同的態度?

2.2.      「做成你們得救的工夫」似乎是信仰群體胼手胝足的結果,但根據第13節,信徒由立志到行事,其實都是神的功勞!這樣看來,神的工作與人的努力有何關係?進一步來說,神的恩典與屬靈操練有何關係?

3.       活出群體的見證(2:14-16
3.1.      「凡所行的,都不要發怨言、起爭論」,這兩方面的禁止,有以下三個目的:(一)使你們可指摘(μεμπτοι);(二)誠實偽(κέραιοι,意思是:純潔無邪);(三)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作神瑕疵的(μωμα)兒女。為了使自己成為「三無信徒」/「A級信徒」,你會提醒/禁止自己做什麼?

3.2.      「明光」(原文: φωστῆρες,是指「發光的星體」)。太陽、月亮、星星有何功能?我們在彎曲悖謬的世代中被拯救出來之後,有什麼使命?

4.       以基督的心為心的人(2:17-30
4.1.      接下來,保羅提及自己(2:17-18),提摩太(2:19-24)和以巴弗提(2:25-30),三位為了別人的益處而服事的人,甚至其中保羅和以巴弗提都置生死於度外。表明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是應行而且可行的。試想想,你身邊有沒有以基督的心為心的人,可以成為你的激勵?



[1] 「恐懼戰兢」是保羅常用的字眼(林前2:3;林後7:15;弗6:5;腓2:12),那是因為敬畏和順服神,而產生的嚴肅態度。

2015年5月2日 星期六

活出群體的美好(腓2:1-11)

活出群體的美好(腓2:1-11

1.        團契:在屬靈的事成為一體(2:1-4
1.1.       1節可以這樣翻譯:「如果你因著與基督聯合而得到任何鼓勵,因著祂的愛而得到任何安慰,因著與聖靈相通而有任何團契,有任何慈悲和憐憫」。根據第12節,一個人領受了上帝各樣恩惠之後,他應該如何做?

1.2.       「團契」包含「成為一體」的意思。團契生活不單是物質上與別人分享,在生活上與別人分享,也有在屬靈的事上與別人分享。你曾經因為別人得到上帝的鼓勵和安慰,或者別人與其他信徒有屬靈上的契合,或者因為別人所動的慈心,而與別人感同身受嗎?

1.3.       34節可以用下表顯示。下表顯示甚麼因素會破壞團契,甚麼因素會建立團契。你認為你所屬的團契/小組是趨向前者、不變,還是後者?教會整體呢?
結黨
只要存心謙卑
貪圖虛浮的榮耀
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
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
也要顧別人的事

2.        團契的秘訣: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2:5-11
2.1.       在上文,「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也要顧別人的事」三者,可以用「為他者而活」來總結。保羅在本段指出如何為他者(別人、上帝)而活:「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2:5)。
2.1.1. 為未信者而謙卑(2:6-8
2.1.1.1.              基督怎樣「存心謙卑」、「不貪圖虛浮的榮耀」和「顧別人的事」?
2.1.1.2.              我們不至於為了謙卑順服而捨棄生命,但我們可以為了謙卑順服而捨棄甚麼習慣或者心態?
2.1.2. 為父神而謙卑(2:9-11
2.1.2.1.              基督的尊榮被父神提升,產生怎樣的結果?
2.1.2.2.              我們不是上帝,不會讓天下萬物都跪拜自己,但我們曾經使人因自己歸榮耀給父神嗎?

3.       反省:為他者而活,對你來說是易事還是難事?你會如何操練?

4.       功課:腓立比書2611節的原文用韻造句,其用詞在保羅書信不常見,所以解經家認為那是用心寫成的詩歌。請連同腓立比書25節,背誦整段經文,作日常的默想。

2015年4月11日 星期六

Unchained Melody(下集)(腓1:21-29)

Unchained Melody(下集)(腓1:21-29

1.       The unchained soul(腓1:15-30
1.1        保羅看自己(腓1:21-26
1.1.1   參上文,什麼是「因我活著就是基督」?
1.1.2   參下表的經文分析,保羅處於怎樣的兩難之間?他最終有什麼抉擇?為什麼?
21
因我活著就是基督
我死了就有益處
22-23
但我在肉身活著,若成就我工夫的果子,我就不知道挑選什麼。
我正在兩難之間,情願離世與基督同在,因為這是好得無比的。
24-26
然而,我在肉身活著,為你們更是要緊的。我既然這樣深信,就知道仍要住在世間,且與你們眾人同住,使你們在所信的道上又長進又喜樂,叫你們在基督耶穌裡的歡樂,因我再到你們那裡去,就越發加增。

1.1.3   你認為保羅的氣節屬於他個人,還是所有基督徒都應有的?(參羅14:7
1.1.4   這樣看來,上述的分析有沒有加深你對「因我活著就是基督」的理解?

1.2        保羅看腓立比信徒(腓1:27-30
1.2.1   保羅要求腓立比信徒行事為人與基督的福音相稱。「相稱」在新約聖經出現六次,除了「相稱」(弗4:1),可譯為「合乎」(羅16:2)、「對得起」(西1:10;帖前2:12)、「配得過」(約叄1:6)。請參考上述經文,基督徒怎樣才「與基督的福音相稱」?
1.2.2   這樣看來,信仰是心裡面的感覺,還是活出來的見證?
1.2.3   我們是天上的國民,要過曲高和寡的生活(腓1:27-28)。我們的敵人是誰?他們會對我們施什麼傷害?
1.2.4   你的基督徒生活有沒有「爭戰」(NIV: struggle)?按照經文的提示(腓1:27),我們如何可以站立得穩?

2015年3月15日 星期日

信心差會與信心認獻

信心差會
  19 世紀中期,中國福音之門大開。禾場初開,處處荒涼,各國宣教士在沿海城市殷 勤傳教,英國宣教士戴德生是其中一員。1860 年,戴德生在中國寧波傳教 7 年後因病回 國休養,但仍然心繫中國。他在休養期間發現英國差會在華宣教士由 115 人跌至 91 人, 而且全數在沿海五口城市傳福音,無人在內陸,便心急如焚。一天,戴德生到教會聚會, 雖看見千多人喜樂地聚會,卻想到千萬人未聞福音而離世,陷入極大的屬靈痛苦。他離 開教會在沙灘上求問上帝,最終經歷上帝的安慰和啟示,開展新的宣教組織。他用僅有 的 10 英磅,在倫敦一間銀行開戶,成立第一個專注往中國內陸地區開荒的差會「中國內 地會」,並懇求上帝差遣 24 位宣教士,兩個兩個地往蒙古及中國 11 個還沒有宣教士的 省份傳揚福音。

  戴德生成立的差會是第一間奉行信心原則,不募捐、不舉債的國際性跨宗派差會。 他只求上帝感動信徒奉獻,其差會宣教士同樣仰賴上帝的供應,沒有固定工資,因為他 們深信若按照上帝的方法去做上帝的工作,上帝必令他們不致缺乏。此信心典範,直接 或間接地帶動 40 間以上信心差會的成立。戴德生離世之時,他所成立的差會在華宣教士 超過 800 人,有 2000 名華人教牧同工和女傳道,有 1000 個教會和宣道站;憑信心所得 的費用,超過 150 萬英鎊。

  若無正確的認知,就不能動之以情,遑論意志的委身和行動的參與。戴德生成立差 會後 4 個月,出版《中國:屬靈的需要和呼求》小冊子,刻意避談差會的經濟需要,但 提醒讀者履行大使命,因為中國每月約有 100 萬人死亡,可是他們沒有基督的救恩。這 本小冊子膾炙人口,出版 3 星期後需要重印。有人讀後,願意奉獻支持差會經費,又有 人願意投身中國福音事工。

   今天世界的屬靈需要和呼求又怎樣?根據 2015 年全球差傳數據,全球約有 73 億 人。廣義基督徒人口達全球三份之一,但地域分佈極其不均,估計全球有 86%的非基督 徒,在其生活圈子,不曾接觸一位基督徒,更令人惋惜的是,全球宣教士有 40 萬,比去 年降低 0.64%。全球每年高達 5600 萬人死亡,他們有多少人聽聞福音?你內心同樣為 他們而心急如焚嗎?

信心認獻
  「信心認獻」是基督徒在其本份(十一奉獻)之外,經過禱告,憑著信心,向上帝 承諾在某個日子奉獻若干數額的金錢。信心認獻與信心差會的信念可謂一脈相承,因為 二者都相信上帝必定幫助自己完成上帝的事工。聖經所描寫的信心奉獻,以馬其頓教會 最值得稱揚,因為他們在極貧困之中,仍然為了福音廣傳,憑信心做出超過自己能力所 做到的奉獻(林後 8:1-7),而他們從承諾到實際奉獻有一年的時間(林後 8:8-15)。 保羅說:「他們是按著力量,而且也過了力量 ,自己甘心樂意地捐助 。」(林後 8:3)

  十一奉獻是將收入的十份之一獻上,以感謝回饋上帝,重點是感恩。信心認獻則是 將自己尚未得到的承諾獻給上帝,憑信心仰賴上帝,重點是心志。作信心認獻前,信徒 必須認真禱告,按上帝所賜信心的大小,在認獻卡填寫承諾的金額。信徒也當小心,若 填寫的金額過大,並且期望上帝使自己薪金跳升,有意外的花紅,或失而復得的鉅款等, 則與試探主無異。其實信心認獻更大的可能性,是在未來一年過簡樸的生活,犧牲享樂 的質與量,好承擔遠方的福音需要。無論經濟能力如何,都可參與。「各人要隨本心所 酌定的,不要作難、不要勉強;因為捐得樂意的 ,是神所喜悅的。」(林後 9:7)有敬虔的外貌,卻沒有敬虔的實意,就算獻上天文數字也是上帝所厭惡。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金錢之外,上帝還希望你在普世宣教方面獻上什麼?

2015年3月6日 星期五

Unchained Melody(上集)(腓1:12-20)

Unchained Melody(上集)(腓1:12-20

12.      弟兄們,我願意你們知道,我所遭遇的事更是叫福音興旺,
13.      以致我受的捆鎖在御營全軍和其餘的人中,已經顯明是為基督的緣故。
14.      並且那在主裡的弟兄多半因我受的捆鎖就篤信不疑,越發放膽傳神的道,無所懼怕。
15.      有的傳基督是出於嫉妒紛爭,也有的是出於好意。
16.      這一等是出於愛心,知道我是為辯明福音設立的;
17.      那一等傳基督是出於結黨,並不誠實,意思要加增我捆鎖的苦楚。
18.      這有何妨呢?或是假意,或是真心,無論怎樣,基督究竟被傳開了。為此,我就歡喜,並且還要歡喜;
19.      因為我知道,這事藉著你們的祈禱和耶穌基督之靈的幫助,終必叫我得救。
20.      照著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沒有一事叫我羞愧。只要凡事放膽,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

1.        引言
1.1         上一次查經,我們已經說明腓立比書的主題,你還記得是什麼嗎?
1.2         請看一則新聞〈劉進圖感言:感恩、盼望、等候〉,劉進圖為何事感恩,有什麼盼望,以及等候什麼?
1.3         請看相關的網上留言,如果你是劉進圖,你有何感想?

2.        The unchained Gospel(腓1:12-14
2.1         保羅說「我所遭遇的事更是叫福音興旺(NIV: advance)」。到底福音有何進展?
2.2         保羅身陷囹圄,不能四處傳講,但福音反得發展,這會否令你更加放膽傳福音?

3.        The unchained soul(腓1:15-20
3.1         保羅看自己(腓1:15-18)
3.1.1   根據第1518節,教內有認同保羅是「是為辯明福音設立」的人,也有不滿保羅,企圖「要加增我捆鎖的苦楚」的人。為什麼保羅說「為此我就歡喜」?
3.1.2   教會有人嫉妒紛爭、自私、動機不純。找找上下文,保羅認為這些都無傷大雅嗎?
3.1.3   承接以上兩條問題,你認為保羅重視什麼,輕視什麼?
3.1.4   當你遭受人身攻擊時,或為不懷好意的人憤憤不平時,你會如何處理?

3.2         保羅看基督(腓1:19-20)
3.2.1   你認為保羅渴望得到釋放嗎?
3.2.2   「切慕」(NIV: eagerly expect)本來就有「盼望」的意思,保羅使用重覆的語氣,強調他深切盼望什麼?
3.2.3  你曾遇見基督在你同年紀的人身上顯大嗎?那人如何做到?

劉進圖感言:感恩、盼望、等候  (明報) 20150226
【明報專訊】去年今天,我在鰂魚涌太康街遇襲受傷。一年過去了,我學會了三件事:感恩、盼望、等候。
  我在東區醫院和瑪麗醫院分別住了一個月,在麥理浩復康院住了近三個月,7月中出院回家,之後每周逢星期一至五早上回到麥理浩,接受物理治療和鍛煉,8月初恢復半晝工作,10月初右腿開始不用穿腳套,今年1月初左腿也可以不穿腳套,只靠一支手杖扶助走路。到了2月初,開始放下手杖,嘗試不倚靠任何工具,重新上路。醫生和治療師都認為,這個康復速度比一般人快,超出預期,為此我感恩。
  更值得感恩的是,從手術後清醒過來到現在,從來沒有創傷後遺徵兆,沒有噩夢,沒有陰影,沒有恐懼。我多次回到太康街,跟朋友用膳、逛鰂魚涌公園,內心平和寧靜。有心理治療師朋友問我,怎可能全無陰影?好像不太正常?我說不知道啊,我只是每天清早讀聖經、祈禱,一整天便感到平安,總不能為了證明自己「正常」,故意去找一些驚恐的感覺。我很清楚知道,如果沒有信仰的支持,我不可能不害怕,為此我感恩。感謝上帝,也感謝所有曾經為我禱告的朋友。
增值心靈存盼望
  去年還住在醫院的時候,有相識多年的朋友來探望,談到「人生下半場」的問題。這位朋友說,每當想到下半場一切都會走下坡,所有自己珍惜的東西,包括健康、事業、親人,都會衰落和失去,無法挽回,便感到憂傷無奈。我認真地思考了這個問題,卻有不同的看法。經歷了受傷住院的風浪後,我發現縱然身體衰老或受創傷,體力每下愈况,心靈的旅程卻可以天天向上,不斷有新的發現和領會。一些對我們重要的關係,例如與親人的關係,縱然年日久遠,依然可以突破更新。我們存在的意義和影響,過去我以為在於我們可以做什麼,現在發現原來更重要的是,我們是怎樣的人,用怎樣的態度生活。展望人生下半場,我滿有盼望
繼續寫文章 揭露社會不公
  曾經有年輕人問我,康復後還會不會像過去那樣寫文章,揭發和批評社會上各種不公義的事情?我說相信會吧。經過這幾個月,目睹了大型的公民運動和嚴重的社會撕裂,也看到了鋪天蓋地的政治宣傳和無情的批鬥算帳,我斷續寫了好幾篇文章,現在我可以較確切地回答那位年輕人的問題,是的,我會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不懂得寫我不相信的東西。
  康復的旅程,是漫長的等候。經歷過長時間復康治療的朋友都知道,復康路從來不會一帆風順,經常是進兩步退一步,有時候進一步退兩步,我們只能在退步中求進步,在黑暗中等候黎明。例如,去年9月我雙腿都穿了腳套,在跑步機上可以持續步行一小時,還大膽地跟中學同學去遠足,但當10月右腿脫掉腳套,馬上便步履蹣跚。聖誕節假期前,按治療師建議在周末跟太太去沙灘,練習在不平坦的地面走路,真是一步一驚心,不到15分鐘便坐下休息。
感謝警隊一年悉心保護
  案件的偵查和審訊,同樣也是漫長的等候。涉嫌行兇的兩個人早已被捕,一直受覊押,但案子要轉介到高等法院審訊,排期在今年7月。至於行兇者背後受誰指使、有何動機,警方據說尚在調查,暫時未有突破。我盼望警隊的調查盡快有進展,讓公義得到伸張。我感謝警隊過去一年對我和家人悉心保護。
  最近看多了盧雲神父寫的書,包括《浪子回家》、《受傷的醫治者》、《等候之路》,發現他對等候有很精闢的看法。對於有信仰、有盼望的人,等候不是被動地什麼都不做,把人生的一切責任、成敗、得失,統統推給上帝或命運,而是積極地參與、創造、分享,等候上帝實現祂應許給我們的美善和愛。我現在的工作主要是新媒體發展和教育出版,這兩個範疇都需要撒種灌溉,耐心等候,但現在我明白到,那不是消極的、被動的等候,而是積極的、主動作好準備的等候
【劉進圖感言之三十五】
後記﹕感謝財政司長曾俊華先生在預算案中不點名的問候。

以下是Yahoo新聞「劉進圖遇襲一周年 報章撰文稱繼續揭發社會不公義」的留言:
https://hk.news.yahoo.com/劉進圖遇襲-周年-報章撰文稱繼續揭發社會不公義-020500771.html)截至20150306
4 則留言
愛香港  •  7天前 
明報班黄傘友是劉進圖一手做成,報社被班激進派劫持,惡過老闆 ! 公義 ? 叛黨 ?
Seven Uncle  •  7天前 
劉進圖遇襲一周年 報章撰文稱繼續揭發社會不公義

真的唔該呢個老劉唔好出來献世,當日事發,兇手都未拉到,政棍記協和一眾政棍傳媒就作未審先判的行為,一口咬定是打壓新聞自由,什至鬧至國際上,但至此都無證據顯示是如牠們所言是打壓新聞自由的兇案。

市民唔叫你哋交代咪算你哋好彩,仲敢炒冷飯再提這淤事,真的無品夾無準,仲敢撰文稱繼續揭發社會不公義,若有公義就一早告你哋妄自制造新聞,作未審先判的風氣,擾亂社會
Ken  •  7天前 
感謝慈母,冇野丫麻,冇睇到佢地見人就打丫? 將把後生仔拉埋牆角係咁打
邪神ALFU  •  7天前 
口舌招尤!


2015年2月7日 星期六

監獄來鴻,感恩代求(腓1:1-11)

監獄來鴻,感恩代求(腓1:1-11

  腓立比是羅馬帝國殖民地,於BC360建立,經歷戰役後,一批義大利人在BC31年移居此地。
  保羅在第二次宣教旅程看見馬其頓的異象(徒16:9,馬其頓是今天的希臘半島一帶),他們的團隊就前往馬其頓傳福音,第一個到達的地方就是腓立比。按慣例,他們會先到會堂傳福音,但他們在腓立比沒有這樣做。可能當地猶太人不足十戶,所以沒有建立會堂。他們在河邊發現一小群猶太人聚會,就向他們講道,結果賣紫色布的婦人呂底亞及其一家信主。他是歐洲第一個信主的人。後來,保羅在一次趕鬼事件被囚進監裡,但捆綁他的鎖鏈卻神跡地鬆開,保羅沒有逃跑,反令看守他的獄卒及其一家信主。最後保羅利用他羅馬公民的身份而獲釋。保羅往其他地方傳福音前,很可能留下路加在腓立比建立教會,大約五年後重訪腓立比時才與路加一同離開(從徒17-19章突然不用「我們」字眼可以推測)。腓立比教會比別的教會多次餽贈使徒,至少四次(林後8:3-411:8-9;腓4:10-14-16)。後來在第三次的宣教旅程,保羅也有探望腓立比教會(提前1:3)。
  保羅多次被囚,他在一次被囚期間寫了此信。考慮保羅被囚的年期,若在羅馬看守期間,則在AD61-62;若在該撒利亞被囚期間,則在AD59-60。故此我們可以推測腓立比書約AD55-65成書。

1.          基督耶穌的僕人保羅和提摩太寫信給凡住腓立比、在基督耶穌裡的眾聖徒,和諸位監督,諸位執事。
2.          願恩惠、平安從神我們的父並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
3.          我每逢想念你們,就感謝我的神;
4.          每逢為你們眾人祈求的時候,常是歡歡喜喜的祈求。
5.          因為從頭一天直到如今,你們是同心合意的興旺福音。
6.          我深信那在你們心裡動了善工的,必成全這工,直到耶穌基督的日子。
7.          我為你們眾人有這樣的意念,原是應當的;因你們常在我心裡,無論我是在捆鎖之中,是辯明證實福音的時候,你們都與我一同得恩。
8.          我體會基督耶穌的心腸,切切的想念你們眾人;這是神可以給我作見證的。
9.          我所禱告的,就是要你們的愛心在知識和各樣見識上多而又多,
10.      使你們能分別是非(或作:喜愛那美好的事),作誠實無過的人,直到基督的日子;
11.      並靠著耶穌基督結滿了仁義的果子,叫榮耀稱讚歸與神。

1.        問安(1:1-2
1.1         本書寫信者是保羅和提摩太(1:1),收信者是凡住腓立比的信徒、諸位監督、諸位執事(1:1

2.        感恩(1:3-8
2.1         保羅的書信常以感恩和讚美開始。在腓立比書,保羅為何事而感恩?
2.2         你如何評價保羅和腓立比信徒的情誼?你渴求這樣的關係嗎?
2.3         有何事維繫保羅和腓立比信徒的情誼?
2.4         你如何評價教會/團契團友的情誼?你認為有何感恩和可進步之處?

3.        祈禱(1:9-11
3.1         保羅全情投入服事主,乃因為基督的愛(林後5:13-14),愛心是所有美德的樞紐(西3:12-14),又是所有恩賜的核心(林前13:1-3)。保羅祈求腓立比信徒愛心多而又多(和修:不斷增張;NIV: abound more),是合乎情理的事。但他所提到的愛心是怎樣的愛心?
3.2         保羅認為信徒愛心多而又多,使(和修:使;NIV: So that)他們:
3.2.1   分別是非,作誠實無過的人,直到基督的日子
3.2.1.1  何謂分別是非(和修:分辨是非;NIVdiscern what is the best)?
3.2.1.2  何謂作誠實無過的人,直到基督的日子(和修:在基督的日子作真誠無可指責的人;be pure and blameless until the day of Christ)?
3.2.2   靠耶穌基督結滿了仁義的果子,叫榮耀稱讚歸與神
3.2.2.1  何謂靠著耶穌基督結滿了仁義的果子(和修:靠著耶穌基督結滿仁義的果子;NIV: filled with the fruit of righteousnesss that come through Jesus Christ)?
3.2.2.2  何謂叫榮耀稱讚歸與神(和修:歸榮耀稱讚給上帝;NIV: to the glory and praise of God)?

4.        總結
4.1         如果你是腓立比信徒,你會如何檢視自己的信仰?
4.2         保羅的書信多是開宗明義的,保羅的禱告已經顯明了他的寫作主題。你認為腓立比書的寫作主題是什麼?請以此主題讀起碼三次全卷腓立比書。
4.3         為你今天和未來所學習的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