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象:成年人(已信者)
1. 《路得記》簡介
士師時期(得一1),以利米勒和家人因為饑荒而離開伯利恆到摩押地居住。可惜的是,他們在摩押還是沒有脫離滅絕的危機,因為所有的男丁都死了,只餘年老的拿俄米和他兩個媳婦俄珥巴及路得。拿俄米決定返回故鄉,遂囑咐媳婦回娘家再嫁(得一8、11~13、15),俄珥巴在第二次吩咐後便走了,但路得堅持與拿俄米同去,甚至願意改變民族身分和所敬拜的神(得一16),這突顯路得的忠誠和決心。我們無法得知饑荒的原因,也不曉得為何所有男丁都在摩押地亡殁。不過從拿俄米的評論:「耶和華伸手攻擊我」(得一13)、「全能者使我受了大苦」(得一20)、「我滿滿的出去,耶和華使我空空的回來,耶和華降禍與我,全能者使我受苦」(得一21),我們可以清楚看到,拿俄米將他的苦難歸咎於上帝。讀者不禁問,既然耶和華眷顧住在以色列的百姓(得一6),那麼祂會否眷顧拿俄米?拿俄米祈願耶和華恩待他的媳婦,像這些媳婦恩待亡夫和婆婆(得一12),是否意味了人對人的恩惠比神對人的恩惠還要豐富?
接下來的記述,我們可以發現上帝的確眷顧他們。他們來到伯利恆,正是動手割大麥的時候(得一22),表明饑荒已經結束。第二方面,路得恰巧來到前夫親屬波阿斯的田裡拾取麥穗(得二3),而波阿斯願意用他的能力保護路得,甚至提供超出合理的待遇(得二8~16)。在第二章,我們可以從監管收割的僕人的角度,看到路得是個有禮和勤勞的婦人(得二6~7);而從波阿斯對路得說的話,我們可以看到波阿斯是個敬畏神,敬佩路得,為人設想,仁慈體貼的人(得二8~12)。此後,路得將自己的經歷告訴拿俄米,這時,我們才曉得波阿斯「是一個有買贖權的至近的親屬」(得二20,原文有「有買贖權的」,和合本沒有翻出來)。拿俄米吩咐路得專心在波阿斯的田裡拾麥穗(得二22)。然而,我們在這裡看不出拿俄米內心是否正在盤算甚麼,也看不見波阿斯會否盡上至近親屬的責任。
大麥和小麥都收割完了(得二23),換言之,七個星期已經過去(申十六9~12)。路得再不能拾麥穗。這時,拿俄米希望為路得找個安身之處(得三1),於是吩咐路得在波阿斯睡覺時躺在他腳邊(得三1~5)。路得聽從拿俄米的吩咐,並且請求波阿斯盡親屬的本份(得二6~9)。波阿斯敬佩路得舉動,願意成為買贖近親,只是另有一位比他更有買贖優先權的人(得三12)。他承諾那人若不買贖,他必買贖(得三13),然後仍以恩慈對待路得,打發他回拿俄米那裡(得三13~15)。路得將自己的經歷告訴拿俄米,拿俄米聲言波阿斯必定做點事情。
波阿斯在眾長老面前與那至近的親屬商討贖回以利米勒的地,以及盡「叔娶寡嫂」的婚姻條例(Levirate marriage),那人不肯,波阿斯就承擔責任(得四1~12)。於是波阿斯娶路得為妻,並且生子。事情進入大團圓結局,婦女們都對拿俄米說,有了路得比有七個兒子更好(得四15)。而拿俄米作了那孩子的養母,甚至人們都說拿俄米得兒子了(得四16~17),這回應了拿俄米年紀老邁不能生子的怨言(得一11)!
《路得記》最後的部份,是全書的附錄,表明波阿斯和路得是大衛的祖先。
2.
分段[註]
甲、引言:死亡和缺乏的威脅(一1~22)
i.
死亡的威脅:一個猶大家庭瀕臨滅絕。男丁皆殁,只餘女性(一1~6)
ii.
空空的回來:拿俄米和他的媳婦路得一無所有地歸回伯利恆(一7~22)
乙、路得在禾場遇見波阿斯(二1~23)
i.
路得恰巧來到親屬波阿斯的禾場收集麥穗……………………(二1 ~3)
ii.
路得與波阿斯在禾場相遇,波阿斯顯出慷慨…………………(二4~17上)
iii.
路得的報告與拿俄米的分析。波阿斯是至近的親屬,拿俄米囑咐路得專心在他的禾場拾穗……………………………………………………………………(一17下~23)
丙、拿俄米為路得找「歸宿」(三1~18)
i.
拿俄米向路得透露他的計劃……………………………………(三1~5)
ii.
路得照拿俄米的吩咐所行,波阿斯願盡親屬的本份…………(三6~15)
iii.
路得的報告與拿俄米的分析。拿俄米囑咐路得等候…………(三16~18)
丁、結尾:生命和豐盛(四1~22)
i.
波阿斯承擔贖回拿俄米和路得的責任…………………………(四1~12)
ii.
波阿斯娶路得為妻並生子。拿俄米得生命和豐盛……………(四13~17)
iii.
後記:家族的延伸:大衛的家譜………………………………(四18~22)
3. 功課
甲、閱讀《路得記》第一章,你認為以利米勒舉家到摩押地寄居、拿俄米歸回伯利恆居住、俄珥巴返回娘家再嫁、路得跟隨拿俄米到伯利恆定居,哪個人的決定最明智,哪個人的決定最不智?
[註]分段乃修自:Fredric W. Bush, Ruth, Esther,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9 (Dallas: Word, Incorporated, 1998), 5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