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site - 搜尋此網誌

2009年12月9日 星期三

我看《2012》--沉迷第八藝術第二回

  《2012》是典型的美式災難片。

  美式災難片通常有幾個元素,已成為一套公式:
1. 大美國主義
2. 由黑人做美國總統,並且必定會發表一場全美講話,全美雖在混亂之中,但必安靜敬聽。
3. 美國自由神像可以不倒塌,但國會大廈一定要倒下來
4. 親情、友情、愛情抄埋一碟
5. 政治陰謀論:有人發現世界末日即將到來,但政府設法隱瞞
6. 眾人反應皆不同:有人訴諸信仰,有人訴諸命運,有人竭力求生,有人坐等天機。
7. 盼望:結局是,只有一部份人生還,當一切安定後,他們懷著盼望重新開始。

  《2012》以瑪雅文明的曆法為楔子,說明末日於2012年到來。這末日不是殞石撞擊,也不是外星人襲擊地球,而是地球海陸版塊大執位。於是世人飽受火山爆發、地震和海嘯的影響。

  本片災難特技極奇浮誇,大大滿足了入場觀眾的期望。然而有些劇情實在無須重覆,例如飛機在地裂之前趕及起飛的兩幕。這橋段一次就已經足夠,再多一次就是多餘,令難以致信的劇情顯得更加難以致信。

  為了特技而犧牲劇情是意料中事,沒想到這電影將劇情完完全全地犧牲了。電影就如小說,因應篇幅長短而表達若干個主題,不能貪心。短短兩個多小時的電影,如果能夠帶出三個清晰的主題,已經是很理想的了。但是《2012》將親情、友情、愛情、倫理、社會公義等課題大雜膾之後,恕在下蠢鈍如豬,我實在梳理不出有何重心思想。

  不管如何,只要稍稍思想一下,總能找出幾點。至於是否電影的重心,則見仁見智了。例如:
  一個自私的有錢人常常罔顧別人。他千方百計保留自己的生命,但到生死關頭,他犧牲自己(不管是有意又好,不小心  失足致死又好),終保住兩個兒子的生命,帶來幾點諷刺。
  在生命的關頭,一個父親放下執著,致電向自己的兒子道歉。
  為了拯救眾人,有人願意肯冒險犧牲自己的生命。
  在兩個只能活一個的情況下,我們有何準則去判斷誰更有資格活著?
  在拯救文化的工作上,我們有何準則去判斷一個文化產物比另一個更加值得保留?

  以上的倫理道德課題,實在了無新意。然而,本片還有很多值得探討的地方被導演和編劇錯過了。例如我們承認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有同等的價值,但是災禍一到,我們為何會選擇讓婦孺先得著生機?又例如:劇中意大利總統選擇靠信仰面對災禍。但事實說明,有信仰的人與無信仰的人都要面對相同的災難,那麼這信仰還有價值嗎?另例如:捨生而取義,以及捨義而取生的人中,有誰能說清對錯?再例如:人終究難逃一死。既然如此,我們又為何竭力保住自己的生命?

  不過我也明白,如果想從藝術角度去分析《2012》,實在有點不公平,因為《2012》只是為滿足大家的視覺神經而拍攝的。如果我們可以用藝術角度賞析這電影,那麼 0靚 模亦能登大雅之堂。

  如想從災難片中一窺倫理與人性,我建議大家看經典之作:the Poseidon Adventure(1972)。此片順道探討「信心」的課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