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site - 搜尋此網誌

2009年12月30日 星期三

我看《音樂人生》--沉迷第八藝術第四回

  一個香港音樂天才的成長傳記。黃家正就讀拔萃,十一歲已遠赴捷克與專業樂團合作。影片跨越六年時光,描述恩師羅乃新對他的啟迪,刻劃同學及兄妹間的矛盾,還有父子從關愛到咬牙切齒之情,發現天才的終極目標,原來是做一個「人」。




  看記錄片,就是看導演如何透過拍攝和剪接,將事實拼湊成為一個或多個主題。這些主題以電影作為媒介,表達出導演對事實的理解與分析。

  觀眾從《音樂人生》中,可以重構黃家正其人。本片大部份取材主角十一歲和十七歲的生活片段。從影片可見,黃家正是一個音樂人才,自五歲起開始學音樂。他有自知之明,他說過:「人人都可以成為黃家正,祕訣在於有否遇上Nancy Loo。」顯示他不認為自己單靠天份取勝。由於沒有證據顯示黃家正天賦卓越,但有證據顯示他勤於練習,所以我不認同影評中天才之說。

  電影的初段即表明,主角從小的願望是想成為一個human being。何謂human being呢?人類?他現在不就是人類嗎?事實上,他真正想要表達的,是要明暸人類生存的意義,不願渾渾噩噩地過人生,要過一個有意思的人生。他說他學習音樂開始便思考人生。他認為音樂可以帶給他生命的意義,也可以表述他的內心世界。他說:「人要先成為一個human being,才可以演奏出真正的音樂。」以我理解,這就如演員一樣。演員先要了解自己的方方面面,將各種情感倍大縮小,拿捏妥當,就能掌握角色,演活一個虛構人物。黃家正熱愛音樂。認為音樂可以帶給他人生的意義,令生命變得更完整。他努力教育後輩同儕,渴望別人像他一樣,可嘆別人不知所以,只為競爭獎項而學習音樂。

  十一歲時的黃家正受訪時,問:「世界為何會有人類?」,「如果沒有人類,世界會變得更美好嗎?」等問題。他好好思想過,並且有了自己的答案。他的父親十分驚訝。因為他父親這輩子從來沒想過這些問題。他說:「小小年紀的孩子怎麼思考起人生來了?」說著說著,黃家正哭了。哭甚麼呢?可能是不被了解,可能是想到人類的悲哀。然而影片沒有再交代下去。

  千古以來,人人都在問以下問題:

  我是誰?
  我存在嗎?
  我對「我」的印象,與別人對「我」的印象,肯定是不同的,那麼哪一個「我」才是真我?
  我為何而活?
  世界為何出現人類?
  如果沒有人類,世界會變得更美好嗎?
  既然人終究難逃一死,那麼我有何理由要求生?
  如果這個世界有善良的神,為何世界充滿痛苦?
  善與惡是如何定義的?
  如果宿命論是正確的話,那麼我所謂的自由也算是自由嗎?
  如果上帝是完美的話,那麼為何他要創造一個不完美的世界。
  如果……

  這些問題不只哲學家會發問。我在初中時,早已想過,並有了一套令人滿意的答案。起初我還以為自己「老積」。原來我與年輕的黃家正都經歷過相同的日子。我想,我們拒絕膚淺,渴望尋求真理,才思考人生。

  最後,有趣的是:在影片的終段,主角評論他父親因為外遇而與妻子離婚。主角說:「他不配做human being」。由此可見,主角眼中的human being是在一套道德倫理框架之內的。

  本片片名《音樂人生》。「音樂」只是一個載體,本片真正要表述的,是人生。片中帶出的課題包括:人生的意義。思考的困局。靈魂的拷問。父子情的轉變。現實與理想的差別。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蒼涼。曲高和寡的悲哀。

  十七歲的黃家正,看透人生卻未看通人生。總括來說,正如恩師所說:「音樂成就他的夢想外,還有那揮之不去的陰霾。」又誠如宣傳海報所見,劇院內,十七歲的黃家正,獨坐劇院若有所思,低頭無語。

  寂寞……是十七歲的權利。

  本片榮獲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最佳剪輯、最佳音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