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作為贖罪論的比喻
書目:Gunton, Colin E.. The Actuality of Atonement: a study of metaphor, rationality and the christian tradition. Edinburgh: T&T Clark, 1994.
奧連(Gustav Aulen)在《勝利的基督》(Christus Victor)指出,經典的贖罪論(classic theory of atonement)視基督的十字架為一種勝利。這種「勝利」到底是甚麼意思?根頓認為,聖經中有關魔鬼的語言,表達出倫理的人受他們無法駕馭的力量所轄制 [p.73]。而這種力量無須是一種實在(reality),因為所謂被魔鬼轄制,其實是指人在救恩的事上無能為力 [p.70]。
惡在上帝面前從沒放肆的餘地。基督的道成肉身、死亡和復活除去引致破懷的力量,成就復和[p.55]。「勝利」並非軍事用語,不是指勝過某個對象。它是指我們心意行為因祂而改變一新,重建合乎上帝心意的秩序。而新天新地的建立就是上帝心意得以成就的高峰。[p. 78-82.]
Conclusion:惡並非實在。「基督勝過惡」不能按字面理解,就如「我勝過憂慮」、「他勝過失望」一樣。基督勝過撒但嗎?是的!不過,在奧連和根頓看來,撒但的角色不甚吃重,牠的勢不甚強大。基督勝過撒但,但不只勝過撒但,卻勝過世界。基督的勝利是指一切天上地下、有形無形、實在和非實在,都服在祂的腳下,歸回祂的旨意和秩序。按人的處境而言,上帝的勝利是指人順服上帝的權柄,回歸上帝的心意而活。
Reflections 1:我們宣告「主已得勝」,到底是甚麼意思?信徒對於上帝的勝利往往視之為脫離苦難、不遭攔阻、永遠平安。這種說法,恐怕不自覺地在「撒但」和「不幸」之間劃上等號。靠著基督勝過人生的不幸,是指在不幸面前,按著上帝的心意而活--在苦難裡面因敬畏而忍耐,在攔阻面前按律法前行,在不安之中憑信心面對。
Reflections 2:魔鬼的角色在我們的信仰有何地位?我們往往以為上帝與魔鬼開戰,互不相讓,各自爭奪靈魂。如果我們接受奧古斯丁:「惡只是善的虧損」,那麼基督的工作就是使惡的人回復善。如此,魔鬼的角色可有可無。在聖經裡面,魔鬼從來都靠邊站,沒有地位可言。基督的得勝是指全宇宙同歸於祂。信仰基督的人,不應懼怕魔鬼和屬牠的勢力,那能殺身體和靈魂的,才要怕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